2025年6月底,第十九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在重慶召開,會議聚焦“新現實下的守正與創新”主題,深入探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路徑。值得關注的是,會議閉幕數日后,國家藥監局于7月3日發布《關于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的公告》(2025年第63號),這一公告從政策層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形成了“行業研討-醫工融合-政策落地-壁壘突破”的良性互動。
年會展示了包括歌銳科技在內的多家企業的智能手術機器人系統、高端影像設備等創新產品,恰好是這一良性互動的市場體現。多位參會專家認為,政策的出臺將加速這些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最終惠及廣大患者。
政策支撐,為創新成果提供強力制度保障
國家藥監局63號公告明確提出,對符合要求的國內首創、國際領先,且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的高端醫療器械(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等)繼續實施創新特別審查,進一步優化創新審查工作。這些舉措為高端醫療裝備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加快新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
業內觀察指出,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智能手術技術等創新醫療裝備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此次院長年會的討論成果與后續出臺的政策文件,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動我國高端醫療裝備實現質量提升和技術突破。
超越工具,定義智能手術新范式
作為創新型高端醫療器械的典型代表,歌銳科技自主研發的“牛頓”系列智能手術系統在第十九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上獲得重點展示。來自全國頂級三甲醫院和區域醫療中心的院長、科室主任等專家紛紛蒞臨展臺,圍繞提升外科能力、破解復雜手術難題等議題,與技術人員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智能手術解決方案的臨床應用與未來發展。
“牛頓”包含兩大核心產品,作為面向未來外科手術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突破了傳統限制,釋放出醫療新質生產力:
“牛頓3D”智能移動式三維C形臂:重新定義了術中影像的價值,從輔助“看見”躍升為賦能“精準決策與執行”的核心基礎設施。其革命性的低劑量、高質量三維成像能力,為骨科、胸外、呼吸、消化、肝膽、血管介入等領域構建了實時的、立體的數字孿生手術空間,將手術精準度與安全性提升至全新維度,并顯著優化手術室效能。
“牛頓”智能復合式脊柱內鏡微創手術機器人:骨科微創手術的“精準執行者”,引領骨科手術機器人由局部單一功能邁入全流程微創操作時代。該產品革命性地實現主從控制式機械臂擬人自主協作,在極致狹小的解剖空間內,可達到亞毫米級操控精度。其智能力反饋系統,使復雜微創術式更安全、更標準化、更可及,是推動骨科手術向“精準化、微創化、智能化”躍遷的關鍵力量。
破界共生,構建醫產協同創新生態
在本次年會“破界共生·醫產協同重塑醫療生態”的主題論壇中,歌銳科技深刻闡釋了其以臨床價值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紐帶、以開放協同為路徑的生態觀,推動醫、工、產、學、研的深度跨界融合,加速創新解決方案的應用普及。
憑借在醫工融合實踐中的突出表現,歌銳科技榮膺“科技創新領航單位”。這一榮譽不僅彰顯了行業對歌銳科技構建開放、共贏、可持續的醫療科技創新生態的高度認可,同時也是對其推動醫療產業范式升級、釋放協同創新巨大潛能的戰略實踐的首肯。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