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近4億流動人口,包括農民工、異地養老群體、因工作或學習需要異地生活的人群等,異地就醫需求巨大。我看到異地就醫的難點主要有幾個方面:備案手續復雜(需要各種證明材料)、報銷流程繁瑣(可能需要回原籍地辦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優質醫療集中在大城市)、費用結算困難(特別是門診費用)。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痛點。
互聯網醫院能做什么呢?
在簡化流程方面,互聯網醫院可以提供線上備案服務,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粵醫保"小程序等渠道辦理,大大減少了跑腿。
在診療服務方面,互聯網醫院能提供在線問診、遠程會診、電子處方等服務,這對慢性病患者特別有用,比如一位新疆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解決了在蘭溪取內固定物的問題。
在醫保結算方面,國家正在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目標是到今年底60%以上的縣至少有1家跨省門診聯網機構,明年底每個縣至少有1家。
在資源調配方面,互聯網醫院能促進分級診療,通過遠程醫療讓基層醫生得到上級醫院指導。
不過也存在一些挑戰: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醫療數據很敏感)、技術標準不統一(影響信息互通)、老年人使用數字工具的障礙、醫保政策落地差異。
那么,互聯網醫院該如何幫助老年人簡化異地就醫備案和結算流程呢?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因為老年人是異地就醫的主要群體之一,尤其是在隨子女異地居住養老的情況下,他們面臨著備案手續復雜、技術操作困難、報銷流程繁瑣等問題。
其一是關于2025年醫保新政策亮點,包括備案人群全覆蓋和流程簡化到極致,這對老年人非常友好。其中特別提到長期居住老人異地養老、隨子女生活6個月以上,備案后直接結算,無需每年重復申請;臨時外出老人旅游探親突發疾病,急診搶救無需備案,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備案材料也大大簡化,不再需要居住證、戶口簿等證明文件,多地支持個人承諾書代替證明。
其二是指尖辦理,提升了異地就醫備案的便捷性,慶陽市推出的"親情代辦"功能,親屬可在醫保服務平臺通過"為他人備案"模塊,上傳代辦人及參保人證件,遠程完成備案。這對幫助不熟悉智能設備的老年人非常實用。
其三是線上備案的具體操作流程,包括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微信公眾號辦理備案的步驟。同時提供了線下備案的替代方案,為不擅長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保留了傳統辦理方式。
其四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特別是門診慢特病異地如何結算的問題。目前全國200多個統籌地區實現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放化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另外是針對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困難的問題,杭州互聯網醫院在支付寶上線,有適老化設計,包括字體放大、頁面簡化,并提供8個常用便民模塊,支持一鍵轉人工。寧波鎮海區推出老年版掛號系統,解決了老年人網上就醫操作困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衛健委推出的便利老年人就醫十項舉措,包括設立老年人快速預檢通道、提供多渠道掛號服務、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流程、構建適老化就醫環境等。
總而言之,互聯網醫院通過線上備案極簡操作、親情代辦與線下兜底雙軌并行、適老化界面改造及慢病全程管理,系統性化解了老年人異地就醫的流程痛點。據2025年數據,線上備案使94.5%的老年人異地就醫實現直接結算,但未來仍需進一步推廣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等技術,并擴大門診慢特病結算范圍,讓更多老人享受"零跑腿"醫療服務。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