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中醫醫院等級評審不僅是"考試",更是推動護理質量躍升的強力引擎。湖南省直中醫醫院以評審標準為綱,開展了一場護理管理模式的深度改革,取得了驚人成效:
跌倒事件下降85%,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從0.717%降至0.163%
護士中醫適宜技術掌握評分普遍提升30%-80%
患者滿意度從平均87分躍升至95分以上
顯然,在全員參與質控、強化中醫特色的推動下,這家醫院交出了高分答卷。
▌政策驅動:為什么護理管理必須"對標評審"?
隨著患者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國家層面對中醫護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日益明確,《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發展中醫特色護理,推動中醫護理技術向社區和居家延伸。
而在三級中醫醫院評審標準中,護理相關指標占143分,含2項核心指標。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曾強調: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占比需≥10%,服務內涵亟待深化,"以評促建"也絕非空話。這意味著,醫院需要將評審指標轉化為日常管理工具,以此構護理體系,提升護理質量。
▌如何讓評審標準"落地生根"?
五級質控體系:把安全防線筑到患者床頭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建立"患者/家屬-責任護士-組長-護士長-護理部"全鏈條質控網;
推行PDCA循環+根因分析法:針對高頻問題如血標本不合格,閉環整改19項流程;
設立"護理安全月"鼓勵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經過一些列調整,2023年事件分析整改率達100%。
中醫護理突圍:技術標準化+人才梯隊化
統一操作規范:覆蓋37項中醫技術(手法、收費、記錄)流程,實現"醫囑-操作-收費-病程"四統一
實施"155人才戰略":培養中醫護理骨干,"西學中"培訓覆蓋率100%
建立操作資質認證:耳穴貼敷、中藥封包等19類技術持證上崗
數據賦能:用指標說話,精準改進
采用自擬問卷進行調查:包括護士綜合素質能力、護理滿意度、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中醫適宜技術掌握情況、中醫特色護理技術開展質量5項,每項涵蓋多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該項中醫特色護理技術開展質量越高。
分層考核1078名護士:將中醫適宜技術細分為19個大項目。根據考核結果比較,發現三甲評審后各項中醫適宜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三甲評審前均有所提升,其中以中藥封包治療、中藥 離子導入技術、中藥涂藥技術、放血療法、非遺沙療掌握程度提升幅度顯著,而對刮痧技術、中藥熱奄包治療、拔罐技術、貼敷技術、中藥熏蒸技術掌握程度更高。
- *成效驗證:數據背后的質量躍升
▌行業啟示:護理管理的"破局關鍵"
全員質控是基礎:讓一線護士成為"質控主角",不良事件同比下降72%;
中醫特色是內核:建立技術清單與路徑,避免"中醫護理西醫化";
持續改進是引擎:用PDCA循環破解"整改一陣風"困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顯示,2023年全國三級醫院評審中,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統覆蓋率已達92%,但中醫護理技術規范化率不足40%--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中醫特色突圍"樣本。
三級醫院評審不是終點,而是護理高質量發展的起跑線。當評審標準融入日常管理,當中醫特色成為核心競爭力,護理才能真正從"輔助角色"升級為醫療安全的守門人與患者體驗的賦能者。
正如該院護理部主任所言:"評審達標只是及格線,患者滿意才是終極標尺。"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