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儀通常具備雙通道功能,分別監測母親和胎兒:
母親監測 (Maternal Monitoring):
原理: 通常使用心電圖 (ECG) 導聯(胸部電極片)或脈搏血氧儀 (SpO2) 探頭(夾在手指上)監測。
重要性: 確保母親生命體征穩定,區分母親心率與胎兒心率(避免誤判)。
原理: 使用壓力傳感器(宮縮探頭) 放置在母親腹部宮底位置,通過測量腹壁張力變化來間接反映子宮收縮的頻率、持續時間和相對強度(不能精確測量絕對宮內壓)。
顯示: 以波形圖顯示,波形上升表示收縮開始,波峰表示收縮強度峰值,波形下降表示收縮結束。
子宮收縮 (Toco, Uterine Contraction):
母親心率 (Maternal Heart Rate, MHR):
母親血壓 (Maternal Blood Pressure, MBP): 可通過外接的自動血壓計進行周期性測量。
母親血氧飽和度 (Maternal SpO2): 通過脈搏血氧儀探頭監測,評估母親氧合狀態。
胎兒監測 (Fetal Monitoring):
監測原理:
顯示: 通常以“標記點”或“事件標記”的形式顯示在FHR曲線下方或時間軸上。
母親主觀感知: 傳統方法,由母親手動按下監護儀上的“胎動按鈕”來標記感知到的胎動。依賴母親感知能力和配合度。
超聲探頭間接感知: 部分高級監護儀的超聲探頭能探測到由胎動引起的信號短暫變化或加速,但不如母親感知可靠。
監測原理:
顯示: 以曲線圖形式實時顯示,通常位于監護儀屏幕上方或與宮縮曲線并行顯示。縱軸為心率(bpm, 次/分鐘),橫軸為時間。
超聲多普勒法 (Ultrasound Doppler): 最常用。將超聲探頭涂上耦合劑后固定在母親腹部胎兒背部或胸部位置。探頭發出超聲波,接收從胎兒心臟(主要是心室)運動反射回來的信號,通過多普勒效應計算胎兒心跳次數。
胎兒頭皮電極法 (Fetal Scalp Electrode, FSE): 直接、更準確。在分娩期,當宮口已開、胎膜已破時,由醫生將一個細小的螺旋電極直接輕輕旋入胎兒頭皮真皮層。直接測量胎兒心電活動(ECG),信號更清晰穩定,不受母體活動、胎位、肥胖等因素干擾。屬于有創操作,需嚴格無菌并符合指征。
胎兒心率 (Fetal Heart Rate, FHR): 這是胎兒監護的核心參數。
胎動 (Fetal Movement):
主要類型
外部監護 (External Monitoring):
使用腹部探頭(超聲多普勒測FHR,壓力傳感器測宮縮)。
優點: 無創,操作簡便,可在妊娠晚期(通常≥32周)和分娩早期使用。
缺點: 信號可能受母親體位改變、肥胖、胎兒位置、羊水過多/過少、母親活動等因素影響,導致信號丟失或干擾;宮縮測量為相對強度。
內部監護 (Internal Monitoring):
使用胎兒頭皮電極 (FSE) 測FHR,宮內壓力導管 (Intrauterine Pressure Catheter, IUPC) 測宮縮(經宮頸插入宮腔,直接測量宮腔內壓力)。
優點: 信號極其準確穩定(FHR和宮縮強度均為直接測量),不受外部因素干擾。
缺點: 有創操作(需破膜、宮口開張足夠大),有極小感染風險,需專業醫生操作,通常僅在分娩活躍期、當外部監護信號不佳或存在高危因素時使用。
核心臨床應用場景
產前監護 (Antepartum Testing):
無應激試驗 (Non-Stress Test, NST): 最常用。監測胎心率和胎動(母親按鍵標記)。主要看胎動時是否伴有胎心率的加速(反應型NST提示胎兒狀態良好)。
宮縮應激試驗 (Contraction Stress Test, CST) / 催產素激惹試驗 (Oxytocin Challenge Test, OCT): 誘發宮縮(自然或靜脈滴注催產素),觀察宮縮時胎心率的變化(尤其是否有晚期減速),評估胎盤儲備功能。
產時監護 (Intrapartum Monitoring):
持續胎兒監護 (Continuous 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 CEFM): 在整個分娩過程中持續監測FHR和宮縮,是大多數醫院的標準做法(尤其在產程活躍期、有引產/催產、硬膜外麻醉或高危妊娠時)。
間斷聽診 (Intermittent Auscultation, IA): 使用多普勒胎心儀或胎心聽筒定期(如每15-30分鐘)聽診胎心,在低風險分娩中可考慮替代持續監護。
胎心率模式解讀 (關鍵評估指標)
醫生和助產士通過分析FHR曲線的以下特征來評估胎兒狀態:
基線率 (Baseline Rate): 10分鐘內除外加速、減速和顯著變異的平均FHR。正常足月胎兒為110-160 bpm。
基線變異 (Baseline Variability): 基線上下波動的幅度和頻率。反映胎兒神經系統對心率的調節功能(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張力平衡),是評估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分為:
消失型 (Absent)
最小型 (Minimal) < 5 bpm
中度型 (Moderate) 6-25 bpm (正常,提示胎兒狀況良好)
顯著型 (Marked) > 25 bpm
加速 (Accelerations): FHR暫時性增加(波峰高于基線≥15 bpm,持續≥15秒)。通常與胎動相關,是胎兒狀態良好的標志(尤其在NST中)。
減速 (Decelerations): FHR暫時性減慢。根據其發生時間、形態、深度、持續時間以及與宮縮的關系分為不同類型,識別減速類型是判斷胎兒窘迫的關鍵:
早期減速 (Early Decelerations): 與宮縮同步開始和結束,形態對稱。通常由胎頭受壓引起(迷走神經反射),一般無害。
晚期減速 (Late Decelerations): 在宮縮高峰后開始,在宮縮結束后才恢復到基線,形態對稱。提示子宮胎盤功能不足/胎兒缺氧,需高度重視。
變異減速 (Variable Decelerations): 發生時間與宮縮無固定關系,形態多變(常呈V/U/W型),下降和恢復快。最常見原因是臍帶受壓。深度和持續時間決定其嚴重性。
延長減速 (Prolonged Decelerations): FHR下降≥15 bpm,持續≥2分鐘但<10分鐘。原因多樣,需緊急評估。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